杨凌时讯报记者 程立珍 通讯员 王亮涛 代文航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考。
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发起了一场以教育为“武器”,目标直指贫困的脱贫攻坚战。
在杨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坚决意志早已深入人心,深耕教育扶贫的意义不言而喻。展开这张“教育扶贫成绩单”,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近些年教育扶贫的不易路径和责任担当。
按下党建“快捷键”校园遍插“扶贫花”
杨凌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慰问困难群众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杨凌教育系统按照中省和示范区扶贫工作的总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精挑细选了92名党员干部组成46个扶贫工作组,第一时间奔赴扶贫前线——杨陵区揉谷镇陵湾村,对这里的750户村民进行全面排查。
经过前期深入的摸排,工作组筛查出了29户真正的贫困户,如何帮他们尽快找到一条脱贫之路?最终甩掉贫困户的帽子?这是摆在教育系统13名党员干部、26个校园党支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最终,教育局班子成员经过反复分析研判,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做出了这样的勇敢实践:在组织领导上抓扶贫、在责任落实上保扶贫、在齐抓共管上促扶贫,形成了对扶贫工作从高处抓总挈领的共建机制、长效机制和参与机制;对困难致贫者捐助救急、对因志致贫者谈心励志、对因智致贫者培技育智、对因境致贫者政策帮扶;对幼儿和中小学生提供生活费和住宿费及其他教育助推资金,防止因贫失学,通过党员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扶促使其成长进步。对中高职大学生通过助学贷款、生活费教育资助和奖学金,促其完成学业。对中青年劳动者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方式,促其自力更生。对老年人通过落实安置赡养、救助等方式,使其安度晚年,多措并举实现幼有所养、长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依的和谐社会氛围……一套“三制四类四体”的扶贫创新机制呼之欲出,其中“党建引领”成为教育扶贫的“关键词”。
杨凌高新初级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封闭式学校,作为教育系统26个校园党支部的“领头雁”,在过去一年扶贫路上,学校党支部积极宣传落实国家政策,以每生每学期625元的标准,将生活补助按月打到85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的饭卡上,为全校1515名学生每天补助4元营养餐费,为37名精准扶贫户学生家庭分别发放教育助推资金每生每学期910元,保证了学生日常生活所需,不会因学致贫,因贫失学。同时,学校党支部还开展“一对一”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比起余生,三五载的扶贫路又算得了什么,用我们的真情付出换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该校党支部书记魏银涛介绍说,一名党员老师、骨干教师包抓一名精准扶贫户学生、帮扶一名学困生、帮扶一名留守儿童。每周检查一次作业、辅导一次功课、定期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宣传国家扶贫扶志相关的方针和政策,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做到精准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对教育系统来说,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机关单位的事,更是每个校园党支部、每个党员分内的事。在这场“攻坚战”中,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立足党建,形成攻坚合力,奋战在扶贫前线,以爱之名善开良方软硬兼施,为全区精准扶贫进补“精神之钙”,用赤子真情劲草之力演绎着扶贫路上的“芳华”。
智志双扶“添动力”真帮实干“暖民心”
揉谷镇陵湾村村民任召羊送来感谢信
“陵湾村农户任召羊家3000多斤的蒜薹采收回来堆放在院子里无人问津,希望大家能帮帮这位农户……”这是2017年5月4日,杨凌教育系统扶贫工作组成员王栋梁发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话。消息发出后,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第二天一大早,3000多斤蒜薹在大伙的爱心帮扶下销售一空。
原来,这天教育局党员干部王栋梁和大寨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马旭在入户摸查扶贫信息途中,无意间发现村民任召羊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翠绿的蒜薹,出于好奇俩人便询问一番,得知农户因身体残疾无法卖蒜薹,一时又联系不下客商,看着满院子的蒜薹和农户焦急的眼神,俩人立马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寻求帮助。这便有了上面那一幕。
善举就像一盏照亮黑暗的明灯,给人温情和力量。教育系统的扶贫善举深深打动了农户的心,朴实的任召羊一家为表达感激之情,专程为教育局送来感谢信。去年夏天,教育系统在陵湾村开展《我们在一起》大型文艺演出慰问广大群众时,任召羊又自发拉了一车新鲜的西瓜让大家消暑。
为帮扶户找工作、帮忙申请临时救助金、自费为帮扶户买药和粮油蔬菜……从加入扶贫队伍的那天起,王栋梁就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贫困户当亲人隔三差五带着家人朋友探望,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掌握帮扶户的思想状况,教育引导帮扶户不断增强致富信心和决心。在他看来,精准扶贫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帮实干,一名党员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忘初心,努力做到最好。
这是发生在王栋梁身上的扶贫故事,也是教育系统每位党员干部扶贫故事的真实缩影。
而从村民任召羊身上折射出来的正是社会的新矛盾,他们因观念陈旧和信息闭塞等原因无法致富。在农村,像任召羊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但要改变这种现状并非易事,如何“扶志”,培植“先飞”“先富”的意识?这就需要教育“托举”,为人们的头脑灌注发展、创新、奋斗的观念,增强人们敢闯敢干的底气,使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最基本权力。
在教育扶贫路上,有一种温暖叫“送教上门”。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全区党员教师做着与教书育人同等重要意义的事,大家积极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通过送教上门,结对帮扶学困生、生活慰问等形式,让教育扶贫更加精准有力,用“智志双扶”的办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输血”变“造血”。
如果说,文字是苍白无力的,那一串串数字当是最有说服力的。
2017年,杨凌教育系统党员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累计3082人次,送教上门服务学生3096人次,资助学习用品价值6万余元,党员开展基层送温暖活动306次,向贫困户发放慰问金8169元,生活必需品价值9000余元;看望慰问残障孤寡老人280人次,捐款送物30000余元。特别是在慈善日当天,教育系统党员教师众筹扶贫捐款10余万元,教育系统包村帮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7户16人,退出6户12人,提供校园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户6人。这必将在杨凌教育扶贫答卷上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育助推法”作为杨凌精准扶贫六大类举措之一,仅2017年,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学段,杨凌有1300多户近2000人享受到270多万元的“教育助推”资金福利,义务教育学段控辍保学劝返3人,无一户一生因贫失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教育系统的助推下,这项扶贫路上的好政策,传递出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杨凌的精准扶贫工作更有高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重心下移“补短板”均衡发展“促公平”
教育系统合力助农解决卖难
执教18年来,李金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舒心”过。2016年9月新学年开始后,他多年一成不变的工作生活出现了新变化——杨凌教育系统专门为农村教师配置了“一辆车”,公交“教育专线”的开通一下子实现了农村教师上下班专车接送的梦想。让李金祥和他同事没想到的是,学校食堂的用餐标准也明显提升了,标准的休息室和保健室让强忍肩颈劳损之苦的一线教师,在繁忙的教研工作之余,多了处疗伤放松的地方。
扶贫的重心在农村,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对隔断贫困根源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配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等式”,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让乡村教师留人又留“心”?
在这一问题上,杨凌把教育扶贫对准经济最薄弱的农村,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大学区改革,实施城区强校与乡村薄弱学校进行“帮带”管理,大力推行城乡结对,校长教师互相交流轮岗,在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上做足文章,统筹配置全区教育资源,推进城乡共建共享教育公平,探索出的这份可资借鉴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给教育扶贫交上了一份“新时代考卷”。
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必定带来更有效的“思想向上”。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杨凌农村教育的软硬实力,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大幅提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成绩是干出来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精准扶贫的宏大工程中,杨凌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成绩斐然,有目共睹。随着时光车轮滚滚向前,转眼已是2018年。这一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杨凌教育系统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肩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继续夯实教育脱贫根基,提升教育脱贫能力,拓宽教育脱贫通道,为杨凌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