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国际亚洲唯一官网-国际云顶yd4008 / 新闻动态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双减”看杨凌(三)-云顶国际亚洲唯一官网

落实课后服务 助力健康成长
来源: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1-11-23 17:21

落实课后服务 助力健康成长

陈敏娜 杨凌恒大小学副校长

       让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这是杨凌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杨凌恒大小学是示范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建校、试点校,我们坚持“办有根的教育 做有为的老师 育有恒的少年”的办学理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从2020年5月就开始了课后服务(弹性离校)的探索,帮助家长解决疫情时代经济压力大,难以按时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

       现在,随着“双减”工作的实施,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家长将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回归教育本源,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得到更充分满足。

2021年4月29日新修订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在课后服务中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让老师创造性的工作起来,孩子自主的选起来,让家长高兴得动起来,让社会资源不断的用起来,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懈努力。

       一、开发校本课程,体验劳动乐趣

       学校开设一年级爱手工、二三年级植物辨识课程,做中学,学中做。爱手工课程学校购买材料包,培训教师,每周两课时,材料包师生人手一份,老师根据制作教程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如《机灵的小猴子》一课上完后,孩子们都能做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老师捏出一个假山,点缀几棵绿树,把孩子们手中形态各异的小猴子放到假山上,一个栩栩如生的猴园就诞生了。不识稻与粱,不知世事艰。一餐与一饭,当思稼穑难。可是,现在的孩子缺乏生活常识、农事经验已是相当普遍的事。作为农科城的孩子,我们应该认识五谷杂粮,分得清麦苗和韭菜,因此学校组织教师历时两年编写了植物辨识教材,开设植物辨识课程。课程从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公园花草到野花野草已成体系,孩子们认识身边的植物,了解他们的生长过程。作为新学校,学校操场的土地里总是长出许多野花野草野菜来,认识野花野草的课程我们就到操场上上。土地里迸出野油菜,老师们带孩子们赏花海、看结荚,特别是参与收菜籽活动,同学们累得满头大汗,却忙得不亦乐乎。五年级第三课学习《桂花雨》,校园里的桂花也开了,老师带孩子们摘桂花,熬桂花酱,做桂花糕,制作桂花香囊,已成为学校9月份的劳动融合课程的经典内容。本学期,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钉纽扣、缝沙包、爱厨艺等社团劳动实践活动也相继开展。

       二、开辟教稼园地,开展集体劳动

       学校利用墙边的小块空地开辟“教稼园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墙面布置二十四节气诗歌、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降了霜,白菜萝卜甜又香。”帮助孩子们在参与农业实践的同时了解农耕文化。学校将土地分给各班级,由师生根据节气选择种植的蔬菜、瓜果,特别是为迎接建党百年开展种植向日葵活动,朵朵葵花向太阳,红领巾们心向党。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拎着水壶、拿着锄头,俨然一个个小菜农,和老师一起松土、播种、浇水,通过种植、观察、养护,发现蔬菜生长变化,也收获着耕耘的丰硕果实,摘了黄瓜、西红柿、西葫芦、辣椒、豇豆,刨了花生、红薯,现在又种上了萝卜、白菜、大蒜,还有西农专家培育的不同品种的小麦。学生从实践中真切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不劳动土地给你的是野花野草,给土地撒上种子、辛勤劳作,土地回馈你的是瓜果蔬菜五谷杂粮。热爱劳动再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从兴趣到实践的劳动体验。同时,积极参与班级集体劳动,养护教室绿植,轮流值日,周五卫生大扫除,使每位同学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提高劳动能力。

       三、开展家务劳动,学会自理自立

       学校自实行“周内无书面作业”改革试点以来,先后通过告家长书、家长座谈会、家委会、家长会等引导家长身体力行,榜样示范,指导孩子做家务。今年学校扎实开展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劳动教育实践,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低年级开展整理书包比赛、叠雨衣比赛、年级校服秀等活动,坚持每晚刷牙、洗脸洗脚。高年级学生学会使用微波炉、电磁炉、煤气灶做一样简单的饭菜,学会使用洗衣机洗大件衣物。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现在,学校将此项活动和养成教育、红旗班评比、“家务劳动小能手”“恒大小学好家长”评选相结合,孩子们都能穿校服上学,红领巾干净整洁,注意个人卫生,班级卫生保持良好。五六年级开展水果拼盘、包饺子比赛,学生个个成了小厨师,让人刮目相看。结合杨凌创文、十四运、农高会等活动,在家庭劳动中倡导垃圾分类处理、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四、建立劳动基地,做实第三课堂

       依托丰富的农科教资源,与劳动实践基地对接,授牌,签署协议,为学生定期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学校发动各级家委会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第三课堂活动。聘请农业专家、教授、家长来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家委会协助组织年级、班级学生走出校园,参观校外科普实践基地,如教稼园、人工降雨大厅、农业科技博览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火龙果基地、无花果基地、众兴菌业、“田薯叔”庄园等,参观学习、制作标本、耕作实践、采摘劳作,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参与劳动,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特别是连续两年开展“走进农高会”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杨凌农业发展,担当“小小讲解员”,将自己了解的扎根西部的周尧、赵洪璋、李振声、山仑、朱显谟等老一辈科学家事迹讲给更多人听,将杨凌现代农业新成就介绍给来宾朋友。通过第三课堂,同学们的劳动实践更扎实了,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也逐渐形成了,学习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能坚持到底了。

       随着学校“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课后服务更要结合校情、师资、学情等,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联动的多元融通格局,使教育实践和课后服务走向选择化、多元化:让热爱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坚持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练习书法成为一种习惯;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让唱歌画画成为一种习惯,让讲究卫生成为一种习惯。在“优化课堂—衍生社团—链接活动”中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后服务的实践资源,更形成了一种合力聚焦,让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实践体验共生共长,减负增效。


网站地图